品牌異業合作案例-異業結盟方程式 1+1>2效果比一比
在不景氣的年代裡,「異業結盟」成了廠商尋求業績突破的最佳方式!最近台灣速食龍頭業者麥當勞竟然賣起衣服,與潮牌STAYREAL合作,將菜單上永遠的1號「大麥克漢堡」設計成「潮流大麥克」與「酷黑大麥克」黑、白2款T-Shirt,並在全台11家麥當勞門市開賣。其實台灣麥當勞並不是首例,瑞典麥當勞早就開始經營線上商城販售周邊商品,像是睡褲、上衣及床單等生活必需品。不過從這次麥當勞異業結盟的行銷策略,不禁讓筆者意識到,滿足消費者的多樣需求,讓他們不僅吃得到,甚至還能看得到、穿得到,確實對於購物行為有著顯著影響,而這正是「異業結盟」產生的主要背景。
異業結盟 通路業者較吃香
像是2013年燦坤3C就結合平價連鎖金鑛咖啡,在高雄市大昌路設立台灣第一間新型態門市,350坪的3C電子購物賣場,讓消費者在燦坤賣場逛累了,可以到金鑛咖啡休憩喝咖啡,同樣地,顧客喝完咖啡後也可以到3C賣場選購產品。業者們相信,透過如此不同環境的購物體驗,自然會增加來客數,同時對成交量也有正面影響。
很有趣的,燦坤與金礦咖啡不僅是異業結盟,甚至還進展到異業合併;2016年燦坤集團入主金礦咖啡,成了最大股東並取得主導經營權。而更讓人吃驚的是,燦坤近年來不僅賣咖啡,擴大異業投資,除燦星網的旅遊業,更跨足餐飲,成立燦星餐飲新事業體,搶攻國內觀光旅遊商機。而燦坤之所以能進行如此多角化經營,主要還是有賴於燦坤在全台擁有逾300家門市實力,換言之,擁有行銷通路是其異業結盟甚至異業投資能夠成功的主要關鍵。

異業結盟提案 異業合作例子 品牌異業結盟
品牌異業合作案例-異業結盟方程式 1+1>2效果比一比
企業形象、產品銷量 影響異業合作
我們再回頭來看,麥當勞與潮牌STAYREAL異業合作的案例,同樣是知名食品通路業者結合潮牌的模式,麥當勞夾著高知名度與全國各地通路的優勢,讓潮牌STAYREAL的曝光率增加的同時,也增加麥當勞年輕消費族群,這就是「魚幫水水幫魚」行銷策略模式。關於這點,台灣食品大廠義美與全家便利商店的合作也是循此模式;不過與麥當勞不同的是,義美的知名度與形象都高過於潮牌STAYREAL,全家便利商店會想找義美合作,除了形象之外,還有產品銷量考量,據悉義美的豆奶飲品在全家便利商店的網路開賣,在一周內竟賣出50萬瓶,讓全家便利商店決定與義美擴大合作模式,還在超商裡特別成立義美專區進行銷售。
18171848446_b15e341d11_z
彼此合作、互補互信
從麥當勞、燦坤與全家便利商店異業結盟的案例,讓我們看到擁有通路、有形象、有個性的產品確實是影響異業結盟成功的關鍵因素,然而,這只是表面的優勢而已,如何讓這樣異業合作的產品組合與消費體驗環境,能充分地滿足顧客多樣的需求,才是行銷人員需要深入研究的;畢竟我們身處於一個豐富多元的環境,單一消費模式已經無法完全滿足顧客的需求,今後,廠商唯有彼此合作、互補互信,才能在這個多變的市場中保持領先的地位。
品牌異業合作案例-異業結盟方程式 1+1>2效果比一比